一、离婚协议约定抚养费的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在离婚协议中,抚养费用问题通常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这是因为支付抚养费是父母依法对子女的持续义务。若一方未履行此责任,另一方可随时主张权利。只要子女未成年或无法独立生活,他们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的权利始终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
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二、离婚后抚养费变更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离婚后抚养费变更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所以,在离婚后若要变更抚养费,需在三年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离婚协议约定探视权的诉讼时效如何界定
离婚协议中约定的探视权一般不受诉讼时效限制。探视权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产生的法定权利,旨在保障未直接抚养子女一方与子女的亲密接触和情感交流。即便离婚协议中对探视权有约定,若一方违反约定拒绝另一方行使探视权,另一方有权随时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探视义务,而不存在诉讼时效的问题。但如果是在离婚协议签订时,一方就探视权问题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导致协议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总之,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准确判断探视权相关诉讼的时效及法律适用。
离婚协议中约定的抚养费一般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因为支付抚养费是父母对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具有持续性。如果一方未按照协议支付抚养费,另一方可以随时主张权利。只要子女尚未成年或不能独立生活,要求支付抚养费的权利就不受诉讼时效的约束。